一、CPI同比涨幅维持高位,核心CPI同比涨幅快速回落
2月份,CPI同比上涨5.2%,涨幅连续2个月保持在5%以上,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剔除食品、能源后,2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只有1%,比上月缩小0.5个百分点;环比也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1%。分类来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价格的同比涨幅最高,达到16%,拉动CPI上涨4.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市场供给难以及时满足居民需求的较快增长。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拉动CPI上涨3.2个百分点。另外,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4%、2.2%和1%,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5%、0.3%和0.1%,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6%。
图1: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CPI同比和环比涨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总体看,疫情对当前CPI走势的影响很大。受大中城市人口回流、疫情防控、农产品供应不畅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还将保持较高涨幅,进而推动CPI上行。同时,由于生猪存栏量还处于低位,尚未出现明显反弹,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加之3月份翘尾因素影响有所加大,预计3月份CPI同比涨幅将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
二、PPI同比由正转负,价格下跌行业有所增多
2月份,PPI同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4%,环比也下降0.5%。分类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PPI下跌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影响PPI上涨近0.4个百分点。在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1%,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2%,加工业价格下降0.7%。在生活资料中,食品价格上涨5.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衣着价格下降0.3%。从细分行业看,价格同比下跌的行业共有15个,比上月增加3个,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达到10.7%。
图2: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PPI同比和环比涨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看,2月份PMI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都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受疫情影响制造业生产活动放缓,复工复产进度有待加快;同时,市场需求较为疲弱。综合判断,3月份PPI同比降幅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同比下跌0.8%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