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优化出行环境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字号

春节即将来临,七天的假期又是一个旅游高峰期,但是“路上车海、景区人海”的景象让不少人望“游”生畏。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缓解节假日集中出行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优化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持续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回应问题补齐短板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过去一年里,全年全国旅游业占GDP总量的11.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消费是消费升级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尽管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在逐年增长,旅游业的质量水平却并没有随之增高,仍然存在很多短板制约着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王念认为,近几年无论是“黄金周”“小长假”,还是双休日,部分热门旅游景区和一些网红“打卡圣地”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带来拥挤、低效、脏乱等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旅游体验。

“这一方面反映了居民对旅游休闲的热情还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旅游交通效率提高、旅游景点管理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此次《意见》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有利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为居民创造更丰富、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更舒心、更便利的旅游体验。

创新措施增加供给能力

旅游出行,“行”为第一位。尽管一到节假日,交通部门都会提前发布交通拥堵预测数据,提醒消费者错峰出行,但是高速路变“停车场”的情况每个假期都会出现,极大影响了消费者出行的积极性和便利性。因此,《意见》将解决交通短板放在第一位,提出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王念认为,《意见》采取了更加优化的公共资源调配方式,包括在重点区域加开临时接驳交通、增加景区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运力投放、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临时性停车位供给等,既能有效满足节假日需求波峰,又能促进公共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景区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景区管理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游客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忽视游客体验、产品过于雷同、旅游景区秩序混乱、服务意识弱等。特别是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

这次对景区的整顿引起了社会热议,此次反映出A级旅游景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时候,也表明了国家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提升景区、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的坚定决心。

此次《意见》就强调要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优化民众出游体验。包括,实施景区流量控制和门票预约制度,在符合安全保障等相关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游览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夜间游览项目;鼓励智慧景区建设,充分运用虚拟现实、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立体、动态展示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体验和游览线路选择;探索节假日景区车辆进入预约管理,在停车场等车辆集中场所的应用,缓解因停车难导致的严重道路拥堵。

“《意见》提出的措施非常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业对更加弹性灵活供给能力的要求。”王念认为,通过实施景区流量控制和门票预约制度、延长游览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夜间游览项目、大力发展智慧景区等消费方式创新,为居民提供了更丰富、更灵活、更智能的自主选择权,是此次《意见》的一大亮点。

需有效推动带薪休假

《意见》还提出,加大力度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推动错峰出行。王念认为,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增加休闲假期和体验多样化休闲消费的要求更加强烈,这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下一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点。

不过,从当前来看,带薪休假、错峰出行等措施依然落实不到位,导致人民群众旅游休闲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也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的新要求。下一步,要有效推动带薪休假和错峰出行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提高对节假日旅游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重要作用的认识,营造更加尊重法律法规、尊重劳动者合理休假权的社会环境,强化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发展拉动消费,王念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继续完善旅游消费的软硬件环境,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商业街区、旅游景区、文体场馆等5G网络覆盖,加强传统商圈改造升级。

二是加强旅游消费的引导和保障,特别是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预警预报、视频监测、应急指挥、旅游资源引导、旅游消费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应用。

三是研究和探索更加灵活、宽松的假日制度。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时间:2020年1月4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