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燕: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再次非常规降息
字号

北京时间2020年3月3日晚11点,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这次美联储“打破常规”的紧急降息既表现在时间点上的提前(较市场预期在3月18日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提前了2周),也表现在降息规模上的超预期(常规降息的2倍)。这也是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第一次降息50BP,也是首次紧急降息。

美联储降息以应对疫情风险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时强调,美国经济基本面保持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高度不确定性冲击,美联储认为此次风险会极大地改变美国经济的前景。鉴于这些风险,为了支持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美联储决定降息。同时,美联储正在密切监测事态发展及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利用其工具,酌情采取行动支持经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鲍威尔坦承,无法判断疫情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影响程度,降息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在推特上发表看法称,美联储必须进一步宽松政策。“美联储必须更宽松,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赶上其他国家和竞争者。我们在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对美国不公平。”特朗普写道,“终于到了美联储带头的时候了,让宽松和降息来得更猛烈些。”

美国财长努钦表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他还表示,将寻求一切政策选项来帮助受冠状病毒影响地区的经济。

诺亚控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夏春认为,此次美联储提前召开会议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新冠肺炎在海外蔓延导致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明显上升,市场一度出现恐慌情绪,股市大幅波动;二是市场达成高度一致的降息预期,使得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1.05%的低位,与3个月美债收益率倒挂幅度接近50个基点,对美联储形成压力。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强调,不能忽视美联储降息的负面作用。美联储大幅超常规降息隐含了很强的悲观预期,表明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在按照经济危机模式采取应对措施,无疑会加剧市场对未来的担忧。历史来看,联储这种非议息会议降息,都是在经济基本面严重恶化、重大危机爆发之前的非常之举。如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在2007年8月降息50bp、2008年1月降息75bp,2008年10月多次大幅降息;2001年,为减小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以及对冲“9‧11”事件的冲击,美联储也三次降息50bp。而降息后,经济走弱的预期和市场信心并未出现明显修复,恐惧情绪仍在持续,股市报以大跌。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赵雪情分析认为,本轮美联储紧急降息对经济金融有一定支撑作用,但效果总体有限。一方面,美国经济存在长期问题,并非短期金融危机,大幅降息无法解决;另一方面,美股与实体长期背离,本就存在调整的必然性,紧急降息带来流动性,但令市场更加“如临大敌”,加剧恐慌情绪,这也是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股先升后跌的主要原因。

全球央行降息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3月2日表示,疫情暴发使世界经济陷入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低迷时期,并敦促各国政府和央行作出反击,以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

此后,七国集团(G7)财长及央行行长召开紧急电话会,并发表声明:“每个成员国都将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抵御经济下行的风险、维持经济增长”。声明明确暗示了各国央行将进一步扩大宽松,从而为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也表示各国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疫情的冲击。

事实上,已有不少国家央行表态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就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前数小时,澳大利亚联储宣布将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马来西亚央行同日也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而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阿联酋、沙特央行也跟进降息。中国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4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也宣布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1.25%,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降息。日本、印度央行也表示,将根据形势发展适当采取行动。

中国是否跟随降息步伐

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于3月3日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电视电话会,深入贯彻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工作部署,总结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要求。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解读称,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1%,创历史新低,我国国债收益率也有所下行,未来还有下行空间。国债收益率是无风险基准收益率,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当前来看就是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具体工具包括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同时,如何把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需要畅通传导机制,避免资金在金融市场形成“堰塞湖”。当前主要是通过进一步完善LPR机制来实现,下一步可考虑降低存款基准利率,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效引导LPR下行。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表示,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货币政策应立足于国内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而且,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汇率弹性增加,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自主性。其次,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看,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够的储备,中国央行有信心、有能力对冲疫情的影响。管涛指出,下一步,央行的应对包括:一是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运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保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等;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三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抓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避免在防疫过程中金融风险出现大的反弹。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明明预测称,美联储意外降息应对疫情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打开国内货币政策,3月国内央行将大概率降息。考虑到美联储此次降息的突发性,参考2008年全球央行联手稳定市场的经验,国内央行也可能选择及时跟进。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中国央行有操作空间按照既有节奏从容“出招”,从美联储降息后美股的反应看,此次美联储紧急降息的效果并不好。中期借贷便利(MLF)新作降息和逆回购利率调降更多是应对短期情绪波动的“速效救心丸”,如国内权益类资产后续跌幅不大且疫情不反复,中国央行没有必要急跟美联储的节奏对政策利率短日内再次降息。不过,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和定向降准是符合中期经济修复的需要,未来预计央行会适时落地。

王有鑫、赵雪情表示,外部约束减弱,中国货币政策或将由稳健进入宽松。从国内来说,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历史低点,在国外纷纷降息背景下,外部约束减弱,不需过多考虑汇率贬值和跨境资本流动的问题,货币政策操作重心可更多关注国内经济增长。从国际来说,面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央行携手应对,合力承担国际责任,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从时点来看,3月可考虑先行降准,4月进一步降息。受停工停产影响,当前国内物价指数较高,货币政策并不具备大规模宽松的条件,可以通过加大全面或定向降准力度,引导LPR利率下行等方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月随着市场供给恢复,物价平稳,可考虑进一步采取降息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金融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h29jo0W8VhP0png2-RgVIQ 发表时间:2020年3月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