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成都探索
字号

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须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政策落脚点。

 作为西部地区的先进典型城市,成都肩负着“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政治责任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时代使命,有能力也有必要率先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先富带后富的现代化道路,完善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形成一批可在其他地区借鉴推广的共同富裕建设经验,为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一、成都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优势

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成都经济总量逼近2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十年年均增速8.8%,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从产业结构看,成都经济呈服务化、产业高端化趋势,2020年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5.7%,较201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以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8.2%、6.5%和6.3%,较2010年分别提高2.5、2.1和0.9个百分点。

人力资源高度聚集,城镇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首次超过2094万,位居全国第四,在非直辖市中排名第一;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累计增加582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714万人)和广州(598万人),位居第三。在人口结构方面,2020年,成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1439.29万,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成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77%,比2010年提高15.3%,比全国平均水平(63.89%)高14.88个百分点,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81.0%)。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都已初步形成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0年成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4∶1,不仅低于全国的2.36∶1,也低于浙江省的1.96∶1,发展均衡性较好。在清华大学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对2020年度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测结果中,成都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6,西部地区第1,在共享发展方面位于全国第12名、西部第1名,其中,公共服务指标全国第9,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全国第11,共享发展基础良好。

高水平精神文明协同共进。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本底,这些自然和人文特征是成都率先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独特优势,长期以来,成都坚持把文明典范融入城市系统工程,再凭借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和悠久厚重的人文之美,成都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连续5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同时,成都推动共同富裕也有一些短板: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2021年成都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633元和29126元,不仅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低于苏州、南京等城市;二是产业结构仍待优化,如第二产业中,石化、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三是人口红利有所下降,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79.35%下降到2020年的73.10%,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上升,老龄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二、成都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成都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关键期。成都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的战略谋划和重大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制度安排,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率先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范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普及,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高水平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高质量建成。提升自身核心功能,将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辐射和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辐射作用,发挥在成都都市圈内的“主干”功能,率先实现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畅通经济良性循环,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带动缩小都市圈内地区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改革集成区。努力建成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示范城市。促进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明显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的群体比例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以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富民惠民安民走在全国前列。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基本建成覆盖人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实施“蓉城善育、蓉城优教、蓉城强健、蓉城颐养、蓉城宜居、蓉城普保”六大行动计划,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多元发展、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城市范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6.5年。基本建成健康城市,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全面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加充分、布局更加均衡。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完善低保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实现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全面推进优质养老,努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家园典范。美丽成都建设取得新成效,力争生态环境状况稳居西部地区前列。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发展,使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水平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基本建成精神文明富足,具有较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魅力城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用心用情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高地,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一体化建设法治成都、平安成都,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成都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探索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成都经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等核心功能,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城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筑牢根本支撑和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创业创新创造动能。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缩小收入差距,探索“先富带后富”的成都模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再分配制度和三次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参考浙江“山海协作”工程,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多途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先富带动后富的帮扶机制,依托重点项目带动欠发达地区人民增收致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中等收入群体结构,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深化城乡统筹,探索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成都路径。充分发挥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成都样板,打造全国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

打造现代化都市圈,探索促进区域共富的成都模式。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加快推动成都都市圈内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齐心唱好“双城记”。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下,在不同层面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及带动作用。比如,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的进程。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内部中小城市发展壮大,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中小城市良性互动,促进大中小城市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理设置各层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更细化的分工。最后,通过大城市、中心城市增加城市间合作黏性,打破障碍,实现产业转移的优化和人口的高效集聚。

完善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共建共享的成都方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质效提升,率先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点围绕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推动实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